首页

女王sm论坛网站

时间:2025-05-28 14:28:06 作者:中国龙再添“新成员” 黑眼珠绿眼线造型前所未见 浏览量:28608

  今天(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得益于科技助力,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两件唐代彩绘陶质龙首,于日前修复完成,显露出全新的龙形象,中国龙再添“新成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随着最后两件较大的残片归位,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编号为10号的龙首,在千年后重现原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刘勇:当时就是在这儿,这个缝隙还挺合适。后来根据出土的情况,我们再往这儿一找,严丝合缝,所以确定是10号的耳朵。之前没有见过这种造型,非常神奇。

  与其他龙文物不同,“10号龙”一对儿牛耳长在头顶,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生出一根近似L形的独角,尤其超出考古专家预期的是,独角两侧分别带有3个螺旋状小犄角。龙首后面还有类似“焰环”状的鬣鬃,鬣鬃直冲苍天,定格了它腾飞飘逸的动态瞬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雄安考古队队长 何岁利:唐代的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圆润,二刚劲,简洁、朴素、生动,又不失威严。它吸取了各种灵兽最雄伟的一部分,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史前的龙是比较抽象的,到了秦汉的时候,龙的形象逐渐具体化,唐代的龙承上启下兼容并蓄,在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黑眼珠绿眼线 造型艺术前所未见

  考古队长介绍,唐代的陶质龙首存世量极少,2024年10月,他们对雄安古州城遗址发掘时,发现了这两件陶质龙首。当时9号龙首面部相对完整。随着修复完成,原本更为破碎的10号,其形象更为罕见,尤其是耳朵归位后,其性格像是发生了改变,器宇非凡中又多了几分天真灵动。仔细观察,“10号龙”的耳根处有个小凹槽,刚好被卷云状的“眼睫毛”抵住,既增加了支撑力,也赋予了写实感。经科技分析发现,整个龙首涂满铅白,含锰的颜料塑造黑眼珠,含铜的矿料绘出绿眼线。

  修复过程中,文保专家在“10号龙”的牙齿上,还发现了几个指纹,穿越千年,成为古代工匠和现代考古人实现超级链接的通关密钥。

  中国龙新形象 为走进盛唐添新路标

  半年来,两件龙首在实验室经过超声波清洗、纯净水脱盐,目前保存状态已经稳定,具备了在日常环境下就能展出的条件。随着9号龙首最后一块较大的残片归位,显示出它残宽约41厘米,初步判断是古代建筑垂脊构件。而10号龙首宽约40厘米,可能用在戗脊上。

  专家介绍,出土两件龙首的雄安古州城遗址,为汉唐时期的鄚州城址,也是唐末五代著名的“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在这里开展的考古发掘,已长达8年之久。

  千年文脉传承,科技考古,让唐代的龙首再现原貌。中国龙的全新形象,也成为今天的人们重新想象唐代、走进唐代的一个文明路标。(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速读政府工作报告

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的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回忆起1988年刚到厦门时,潘维廉说:“当时道路坑坑洼洼,尘土漫天,天天有断水断电的情况。”

马朝旭同坎贝尔通电话 重点就涉台、涉藏等问题阐明严正立场

注意到,此类案件并不少见。去年8月,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举措成效,其中提到,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破获涉“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完)

非遗献礼祖国华诞 浙江瑞安展现“百工之乡”魅力

除了造型上脑洞大开,也有人在材料上另辟蹊径。一盏“古风书法灯”,灯火映射出灯笼上的书法字迹,实际上是用废弃的矿泉水瓶作底,将练习书法后的废弃纸页围在瓶身上,装上流苏、提线和蜡烛便可完成。

财经观察:税收支持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添动能

习近平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河南漯河10月19日电 (王宇)第五届许慎文化研讨会19日在许慎故里河南漯河举行,海内外的许学人士共同就许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展开探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